无论什么年代,结婚都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新人们想要将这一刻甜蜜永久的定格,于是婚纱照应运而生。结婚照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胶片到数码影像,从老重庆国营的“留真照相馆”到如今的时尚婚纱影楼,见证了新人们浪漫的爱情,也折射出了人们观念的变化、时代的变迁。
50-60年代:结婚照就是一张黑白双人照
在那个年代,结婚就是两个人穿着清一色的灰蓝色制服,端正坐在一条长板凳上,男左女右,将头微微靠向对方,表情严肃。十分钟不到,这样一张简单的双人黑白合影照就完成了,这就是那个时期的结婚照。等到结婚时还要在领袖像前庄严宣誓,单位领导作为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李耀国69岁——那个时候没有婚纱照
“我们结婚时26岁,正是文革,那时候哪里能拍婚纱照哟,拍婚纱照都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李耀国说道,“结婚的时候去照相馆照一张排排照,只要几块钱,两个人并排端正坐着,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这就是那时候的结婚照。”结婚却没有一张像样的结婚照,这也成了李老心中一直的遗憾。
70—80年代:彩色婚纱照诞生 但消费不起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开始进步,一些新的观念也逐渐被大家接受。那时拍结婚照要四十多元,包括男女各一张单人照片,两人半身和全身合影一张。还必须到国营的照相馆里,新郎穿上西服、打领带,新娘则是头戴白纱,手捧塑料花。可那时照相馆里的婚纱少得可怜,只有两三件,颜色也仅仅分为红白两种。虽然彩色婚纱照刚兴起,但当时大陆没有一家冲印彩色照片的影楼,所拍的胶卷必须送往香港冲印,所以那时结婚照基本上都是黑白照片,有的为了图吉利,就花钱请照相馆里的师傅帮忙“描彩”,还有的则自己尝试冲洗照片。
张建华58岁——黑白婚纱照都弥足珍贵
“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三十几元,还要养一家大小,哪里有钱拍婚纱照,有一张黑白的婚纱照都相当珍贵了!而且光冲印一张彩色照片就得4元,还要托人去香港冲印,当时普通人根本没有这个条件。”54岁的张建华回忆起当年拍婚纱照的情况时说到。“我还去照相器材馆自己买了一袋显影粉和一袋定影粉,做了一个曝光箱子,像模像样的准备自己洗照片。当时没有红灯泡就用红布包住灯泡,刚开始可能是曝光时间不对出来的照片都是黑的。后来就反复实验,药水和像纸都用光了,冲洗出来的照片还没有一张像样的。” 张建华哭笑不得地说。
90年代:影楼拍摄婚纱套照开始兴起
从1992年开始,在台湾风行已久的专业婚纱摄影技术渐渐被大陆吸收引进。90年代,可以说才真正进入婚纱照的时代,而且这时的婚纱照一照就是一套,还要装订成册,放大的照片用豪华的欧式油画相框装裱。当年重庆人结婚,也开始流行穿着婚纱礼服拍摄婚纱照,不仅如此,新郎、新娘都要进行化妆。男士一定要将头发全部往后梳成一匹瓦,女士戴白色头纱,手捧塑料假花,穿各种各样的婚纱,摆千姿百媚的造型。摄影棚背景的设计由手绘变成了喷绘,图案不仅逼真,更增添了许多人情味的设计。但由于审美及拍摄的局限性,基本上还是“流水线”式摄影,同一个影楼拍出的婚纱照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新人的造型也都大同小异。
袁晓丽44岁——当时拍婚纱照相当提劲
93年的时候,在重庆蔬菜公司人道美商场做营业员的袁晓丽拍婚纱照用了三千多元,她回忆道:“当时拍婚纱照是很流行的,也很时髦,我和我老公的婚姻来之不易。我想留住这美好的记忆,留住我年轻时的美丽,所以决定拍一套像样的婚纱照,那时可是相当提劲的哟!”当时,婚纱照才在内地流行开来, “拍照时很兴奋,也很好奇,但是拍完以后觉得好累。记得当时拍摄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摄影师不停的教你如何摆姿势、怎么笑、怎么做动作,他们很敬业,服务态度也很好。虽然当时拍摄很累,但我对这套婚纱照很满意,唯一的缺点,就是觉得在那个年代贵了点,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是物有所值的。”袁晓丽说。
本世纪:追求时尚与个性的婚纱照
如今更多的年轻人追求时尚与个性的婚纱照。服装上来说,从古代装扮到时尚国际范儿,从中式复古到欧美流行甚至更大胆的上演裸体婚纱照。拍照地点也不仅仅局限于影棚内,而是走到室外,甚至国外进行旅行拍摄。拍一套婚纱照大概要花一两天时间,价格更是从几千到几万不等。婚纱照的风格也是各种各样,韩式小清新、欧式复古、民国风、学院风……
除了婚纱照,现今更是流行起婚礼微电影来!当下的小年轻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用照片和录像来记录这个幸福的时刻,而是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情景再现”等方式,从剧本设计到拍摄剪辑等环节为一对新人量身定制一部5分钟左右的爱情微电影,通过电影式的语言展现新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并在婚宴现场播放。这样的别样婚纱照受到80后、90后的热捧,他们追求新奇的同时,更追求独一无二。
潘瑀涵 23岁——我的婚纱照高大上
潘瑀涵今年才拍了婚纱照,“我拍的是5888的婚纱照套餐,一共五套服装,包括主婚纱,韩式齐地婚纱,礼服,旗袍和外景婚纱,照出来的照片都有好几百张,当时选照片也是选花了眼。”
如今的婚纱礼服与以前相比,少了几分繁杂,多了几分素雅。裁剪简练,线条明朗的礼服,和衬衫、休闲服、情侣套装等生活化的“婚纱礼服”越来越受到年轻时尚新人们的欢迎。而婚纱照最大变化体现在场景上,从以前的室内场景到如今的外景婚照,同时,人们也厌倦了“千人一面”的婚纱照陈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十足的婚纱照,毫无疑问微电影成了现在摄影机构的杀手锏!一系列主题的婚纱照把年轻人的浪漫,时尚发挥得淋漓尽致,充满着时尚和个性元素的婚纱照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成了新人们最浪漫的回忆。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婚纱照一代更替一代,但是我们永远相信爱人之间的那份真挚感情是一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淡的,却会在岁月的沉淀中日久弥新。
当下垃圾场拍婚纱照
垃圾填埋场和拍婚纱照,昨天,这两个毫无关联的词,被联系在了一起。昨天,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与文化研究中心第五届“垃圾与文化”在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举行。论坛上,全球首个低碳环保特色婚庆摄影基地在天子岭揭牌。
8000平方米屋顶变身摄影基地
说起拍婚纱,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是风景优美的景区,到垃圾填埋场拍婚纱照,估计不少人闻所未闻。
事实上,已经有“胆大”的新人,在杭州的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开始了这样的尝试。
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有一幢大楼,4层楼,35米高,专门用来停放垃圾直运的车子。这幢楼叫停保基地,屋顶和综合楼楼顶是连在一起的。环境集团在这上面建了一个屋顶花园,面积8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有90%。
婚纱摄影基地一期就是通过改建这个屋顶花园完成的,总共建了30个景点。一登上楼顶,你就可以看到大片绿化,顺着砖石铺成的小路走去,各种各样的造型小品就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在你面前。
鲜花拱门、罗马柱、欧式凉亭、音乐墙、瑞士风小屋……每个小品都风格各异,在最高处还有一座小教堂。楼顶花园的中心位置是一大片草坪,面积约有1000多平方米,上面设有白色的拱门和一排排小椅子,好像进入了一个生态公园。
除此之外,摄影基地二期、三期的欧洲小镇街景和内景拍摄也将在年底完工。
花园小品不少是废物再利用
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花园中这些美丽的小品,用的都是环保材料,有的还是废物再利用。
“比如凉亭的柱子是用废旧钢板焊接而成的,小教堂是用回收塑料建起来的,山顶花园的啤酒桶背景墙也是利用回收的废弃啤酒桶搭建。以后换布景,这些材料还都可以回收再循环利用。”
去垃圾场拍婚纱照,肯定会有人问臭不臭?环境集团的工作人员说,垃圾填埋场已经用各种方法防止臭气泄露,记者昨天在这里待了一上午,基本上闻不到什么臭味。
昨天有3对新人幸运成为了首批客户,免费拍婚纱照。摄影师说,屋顶花园因为地势很高,拍出来的照片完全看不出垃圾场的痕迹。“和我心里想得垃圾填埋场差距挺大,这个地方拍出的婚纱照很有特色。”
昨天的论坛上,同时进行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三化”处理杭州实训基地揭牌仪式。
所谓垃圾“三化”就是指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今后,基地将面向各地城管、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环卫企业、垃圾填埋场和环卫检测(监测)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进行生态填埋、垃圾渗滤液处理、沼气收集利用、清洁直运、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以及生态环境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等内容的培训。首期培训班初定于11月中下旬举行,届时,学员不但要现场观摩,还要跟班实训 |